從小到大,我對髮型都有一份執著。

不知由何時開始,每逢月頭,到Barbershop剪頭髮是例行公事。

油頭 ,著重細節、分線切角,給人一種乾淨俐落的感覺,難以被時代淘汰。慢慢,我亦受這種 油頭 文化深深吸引。

初次接觸Barbershop ,只是無意間於雜誌內發現。當時心想,在中環剪髮竟然有如此貼地的價錢,於是便「膽粗粗」跟友人一同嘗試。對於第一次體驗,我依然記憶猶新。踏進店內,周遭復古的裝潢、Pomade的香味、四張懷舊的理髮櫈⋯⋯與一般的Salon 有著截然不同的感覺。


■  懷舊的理髮櫈與Pomade

 

 

 

 

 

我不會輕易轉換Barber,因為碰上一個對自己有相當高要求的Barber ,可說是一件難事。記得幫我剪髮的Barber 名叫Benny。剛開始時,他總愛從閒談間慢慢了解我的需要,然後加以配合。他全神貫注的眼神,一剪、一刀也是來得一絲不茍。每次剪髮後,他亦會從中介紹不同髮油的種類和特性,好讓我能正確選擇適合自己的Pomade。慢慢地,到Barbershop 剪頭髮已變成每個月的例行公事,亦變成我對生活的態度。

近年 油頭 泛濫,但就我而言, 油頭 卻是一種生活態度,好比是男士專屬的化妝品。因為我們不需要依靠潮流服飾、名錶、車等來代表自己,反而來一個乾淨俐落的髮型,更顯個人魅力。

2017,不妨一試!

(Visited 636 times, 1 visits today)